《诗经·郑风·风雨》篇有云:“风雨凄凄,鸡鸣喈喈;风雨潇潇,鸡鸣胶胶;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这首诗可谓将想而不得,见而欢心之意境描述到极致: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天气里,女子对恋人的思念达到了茶不思饭不想的地步。窗外雷声阵阵,鸡鸣狗叫,正在哀叹的女子,忽然看到了归来的恋人,如何不欢喜呢?
曾经的周瑜一如诗歌中的女子。但他思念的不是恋人,而是孙策。
周瑜,字公瑾,今安徽省庐江县人。
周家不是很有钱,那是相当有钱。其祖父、叔父的官职,都是太尉,其父亲是洛阳令。在庐江,周氏一家,堪称名门望族。
公元191年,孙坚率军攻打董卓,便将一家老小安排在庐江。所谓英雄惜英雄,当时天下独有孙坚起兵与董卓对战,敢为天下先的气魄,令人心生摇曳。外加周瑜跟孙策同龄,便主动与之交好。见面礼是一处坐落在黄金地段的豪宅。
噫!高富帅与高富帅的交往方式,吾等**丝们永远不懂。
不仅赠送给孙策豪宅,周瑜还将其拉入了自己的圈子——介绍当地官员、士族与其认识。
圈子,这个暧昧又有些邪恶的字眼,自有人类诞生始,便不再寂寞,以至于长期生存下来,形成了独特的“圈子文化”。
圈子文化是较为排外的,由内而外发展的一种文化。古人先以身份为组建圈子的重要标准之一,比如,士族与士族、官员与官员、商人与商人、百姓与百姓、**丝与**丝。圈子从来都是向上,而非向下为发展目的。士、农、工、商,三教九流,都有自己的圈子。
圈子之形成,与人们想要改变自己生活、地位、身份不无关系。一介平民进了士族圈子,就会飞黄腾达,几乎是不争的事实。
或曰:“吾想告别**丝之身份,进入高富帅的圈子,何如?”其实很简单,熟人介绍便可。
而熟人介绍所仰仗的,除了你的家世外,更重要的是你的本事。或才高八斗,或经书熟读,或师出名门,或谋高略深。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何也?发展之用也!
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有的只是利益牵扯、情感纠葛。普通人想要的无非就是金钱财富,而权力愈深者想要的,却是更大的权力,乃至皇族的整座江山。试问,你不能给人家带来此种利益,人家又何苦让你进入他们的圈子?
今日不同,信息发达,思想开化,组建圈子的重要标准之一,从身份进化到“志”,即志向。志向同者,为同志,道同则身份同,来自五湖四海皆为朋友。朋者,志也;友者,向也。因此,朋友实际上是指,三观一样或者接近的一群人,组成的圈子。
以此为最者,便是1954年,由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的父亲,伯恩哈德亲王所建立的彼尔德伯格集团。
此集团向来神秘且强大,被誉为“世界上最不喜欢记者的集团”。每年的特定时间,该集团便举行一次聚会,用来商讨世界经济、金融、教育、国家发展等问题。颇有“咸吃萝卜淡操心”之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