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3章 文人的非 正常死亡(上)  三国风云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名刺要交给谁?祢衡心底还是有谱的,在他的观念里,既然是名刺这么重要的东西,那只能交给一个人,就是汉献帝。其他任何人,祢衡自认为不过都是些宵小无能之辈,不值一提。只要皇帝重用自己,别说结束战乱,就是汉室可兴都没任何问题。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名刺上的字迹都消磨殆尽了,还依旧揣在自己怀里,别说上达圣听了,就连重要的官员们,他都没见到。

本就心高气傲的祢衡,怎会接受此种打击?见不到皇帝没关系,可那些食君之禄却无丝毫本身的家伙们,冲自己翻白眼,就太让人气愤了。

不过,所幸的是,他也结交了两个朋友。

一个是圣人孔子之后孔融,一个是世族杨修。两人之所以跟祢衡成为朋友,除了同对文学感兴趣之外,还有另外一个至关重要,却往往被史学家们忽略的原因——利用祢衡。

改变历史的往往是大人物,改变大人物的,却往往是小人物。孔融知道这一点,杨修也知道这一点,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他们决定利用一下眼前的年轻人。

祢衡就这么容易被利用吗?

孔融坚定的点点头:“是的,他就是这样容易被人利用。”

孔融之所以这么有信心,是基于对祢衡性格的认知。而之所以有这样的认知,是基于祢衡刚到许都时的言论。

刚到许都时,祢衡人生地不熟,加之视他人如无物,导致一时之间无法递送自己的名刺?。

我见之不忍,于是规劝祢衡说:“我听说司空掾陈群十分礼贤下士,你为何不去试试?”

祢衡冷哼一声:“无知小子!以我高才,岂能跟杀猪卖酒之徒生活在一起?”

我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又提意见:“先生所言甚是,那么,尚书令荀彧,先生无意否?荀彧可是颍川荀氏之后,人称王佐之才,谋略超高,才华显著,先生?何不去试试?”

祢衡一脸鄙夷道:“荀彧的脸嘛,倒是可以用来吊丧,至于其他,也就比普通人高出那么一点点。若是生在普通人家,嗬,不过匹夫而已。”

我觉得祢衡有些猖狂,不悦道:“先生这也不肯,那也不肯,到底想要作甚?先生来许都之前,可是志得意满,予取予求,怎的此时,又这般瞧不起位高之人?”

祢衡见我不高兴,脸色也开始不好看,怒道:“?这些位子本就是我祢衡的!想我祢衡,古往今来,才能与我齐平者,不过三人而已。哪三人?统一中原的黄帝,成为圣人的孔子,运筹帷幄的张良。除此三人,再无任何人能入吾眼!”

听到这里,我不禁感到可笑:“先生言过其实了,此三人莫说先生了,就连中兴汉室的英雄光武帝,都未必能达到。”

言尚未毕,祢衡沙包样大的拳头,已经到了我眼前:“无知小子!我岂一世人哉!他人看不起我也就罢了,你一介为他人著书立传的小小捉刀笔吏,竟然也如此放肆!去!从哪来回哪里去!”

见祢衡如此生气,我也只好夹着尾巴灰溜溜的跑开。

旗帜鲜明的鄙视历史作者,祢衡倒是跟孙坚很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