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室阙(3)  三世姻缘鬼王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姐心好嘴快,说的严重,也早就给我们准备好了晚饭,浓香的嵩山小米粥,自家腌制的小咸菜,加上从邻居那里买来的当地特制的芝麻烧饼,让我和黄奎吃的是滚瓜肚圆,那种农家风味,让我们从心底里喜欢。

吃过晚饭,回到了房间,这些年旅游的人数增多,大姐家里的小旅社设施并不比大酒店逊色。一样的全天热水,网络俱全,房间里,干净整洁。卫生间的地方比起大酒店还要大一些。

我和黄奎轮流洗漱以后,躺在床上,我看着还在房间里的电脑上查看着中岳庙资料的黄奎,问道:“有发现么?”

“有,不过我还是要再对比一下。恐怕明天我们还要再去一次,要是没有发现的话,我都准备动用手里的证件了,在道士们的记载里,肯定有着相当数量的东西,要知道抹去一些东西可以,但是要是想完全不被人发现,那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是全部损毁,否则,只要有记载留下,就一定有着蛛丝马迹,这里是道教圣地,在历史上也是几经风雨的,所以,他们不会处理的那么干净,一定有疏漏。”

“那是最后的手段,我倒是有一个发现。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没有?”

“那里?不会是那四个镇库铁人吧?”

“就是他们,你想一想,什么东西居然要用到他们?镇库?什么库?里面有什么?还需要四个铁人镇压,传说还不止四个,而是八个。那就更加可疑了。明天我们就特意去看一看他们,我觉得一定会在他们身上有所发现的。”

“行,就依你所说,明天再去一趟,搞清楚了。再去太室阙。那里恐怕才是我们的主要目标。”

“那可不一定,我怎么觉得那里不会是记载上的年代修建的?”

“你怎么会有这个想法?”

“我也不知道,只是一种感觉,等明天重新走一次再说吧。”

“也行,不过,我倒是觉得,我们重新游览,不要走马观花,也不要重点去看什么,一步步研究才行。我就不信,以我们两个的考古经验,找不出什么东西?”

“好了,我们会在这里停留多天的,睡吧,明天再说。”我催促黄奎,一天的忙碌过后,我有点想念他温暖的怀抱了。

一夜温馨。我们起床洗漱吃过房东大姐准备的早饭过后,就在一次来到了中岳庙前,这一次没有急着进去,而是在大门前打量着这座仿照北京故宫的建筑。

整个的中岳庙在后来的修缮中,得到皇家的允许和重视,用的是北京故宫的图纸,只是降低了档次修建的,现在看起来还有着天安门的风范。

我们两个的注意力没有在大门上,而是集中到了门前的两个亭子里,原本露天摆放的东西现在被两个亭子给遮盖了起来,而且为了保护,亭子的四周还用玻璃给隔绝了,人们只能看到里面的东西,两座各自一米二高低的石像。抱手拄剑,虽然个头不高,但是,方面大耳,一派威严气象。

正好有导游领着一群游客,正在做着介绍:“门前的这两个亭子,叫翁仲亭,里面各保存一尊汉代雕刻的石翁仲,虽然看上去不太起眼,平头大脸线条粗犷,但是这是中岳庙保存到现在最古老的两件文物,刻立于东汉安帝元初五年(118年),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那么什么是翁仲呢,根据史料记载,翁仲姓阮,叫阮翁仲,是秦始皇手下的一员大将,身高丈二,作战骁勇,因打败匈奴侵略有功,他死后秦始皇在咸阳宫的司马门外用铜为他铸了一尊铜像,此后,许多的宫殿、庙宇、陵墓前,都要用石头或金属,铸成人像,表示门神的意思。”

我和黄奎听了都摇摇头,摇头不代表他解说的不对,而是我和黄奎感觉这两座翁仲里,恐怕另有玄机。

等到游客离开以后,我们走到东面的那一座,嘻嘻看了以后,黄奎给我打个颜色,然后就早在那里闭目不动,我知道,他是在感应里面翁中的气机。

人也好神也好,只要存活在世间,都各自有各自的气机。刚才我们在看的时候,发现最然有着亭子的遮蔽,但是翁仲的风雨侵蚀程度却有点不太对,于是,黄奎就趁着这个机会,感应一下他的气机,看是不是有着一些异样的存在。

好久以后,马上就有另一波游客过来了,环库才睁开双眼,有了疲惫的示意我走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