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六十八、舌战群儒  袁术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袁溯倏地一下突然站了起来。沮授见状猛地吓了一跳。

“主公!还请三思啊!”

沮授连忙跪在袁溯面前恳求道。

袁溯不禁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沮授只怕是误会他要对那些反对者动手了。

“公与你不要紧张,我可不会因为一言不合就妄动杀戮。”

袁溯微笑道。

“啊?那主公你这是?”

袁溯笑了笑,“我坐得累了,所以就站起来了。倒是叫你误会了。”

沮授顿时露出恍然的神情,同时又为自己的神经过敏感到惭愧。

一旁的文丑见状哈哈大笑起来,其他人也都是一脸的笑意。

这一节小插曲倒是让现场的气愤轻松了下来。

片刻后,袁溯说道:“朝臣世家虽然名份大,在民间的影响力也不小,但实力终归有限,在正常情况下他们是不敢同咱们做对的。”

沮授点了点头接住话头继续道;“主公所言极是!这些人都是滑头,最懂得自保,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之下,这些人是不可能出来跳腾的!然而现在他们却都跳了出来,在下认为只有一个可能性,那就是他们得到了强大势力的支持。目前强大的势力主要分成两方面,一是董卓一方,但根据之前董卓的所作所为的判断,这幕后的势力不大可能是董卓;另一个势力就是东方诸侯,他们与洛阳各方面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他们在目前同咱们是有直接利益冲突的。综上分析,这幕后势力最有可能的是在不久之前还同我们并肩作战的诸侯们。”

听到这番分析,现场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神情都非常凝重。

“知道都有那些诸侯掺和进来吗?”

袁溯思忖片刻后问道。

沮授皱眉摇了摇头,“还未得到任何这方面的情报。不过曹操和袁绍这两人肯定有份,至少其中之一参与了进来,否则那些猴精似的世家和朝臣哪里敢如此放肆!”

袁溯又思忖了起来,所有人都注视着他。

好半晌,袁溯闭上眼睛然后又睁开,双目注视着沮授郑重地问道:“公与,如果我军留在洛阳会遇到什么问题?”

沮授皱着眉头,片刻后才答道:“首先是讨伐董卓营救皇帝的责任,这一点我们很难退掉;其次是洛阳各世族及朝臣的非难与掣肘;最后还有东方诸侯的态度问题。”

袁溯点了点头,露出一丝自嘲的笑意道:“呵呵,问题还真够多的!难怪文和先生在离开前建议我放弃洛阳!现在看来,他是有道理的!”

众人闻言一惊,文丑更是焦急地叫道:“大人你说什么?难道你要放弃洛阳!”

随即又狠狠地叫道:“那个什么文和是谁?他居然敢在大人面前胡言乱语!俺非好好教训他不可!”

“好了文丑,坐下。你这样大呼小叫的成何体统!”

袁溯双眼一瞪轻喝道。

文丑只得又气呼呼地坐了回去。

袁溯扫视了众人一眼,发现除了赵云之外,全都是一脸无法接受的神情,竟然连沮授也不例外。

于是袁溯解释道:“洛阳虽好,但却是个火山口。一个把握不好就将陷我们于万劫不复之地。首先是讨伐董卓营救皇帝的问题,如果我们占据洛阳,对于这个关乎大义的问题我们是回避不了的,可是函谷关是那么好打的吗?

只怕正当我们同董卓拼得两败俱伤之时,关东诸侯便会群起而上将咱们吞得连骨头都不剩!

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算关东诸侯没有趁火打劫,我们虽然能牢牢控制洛阳但却很难抽出手来他顾,就长远来看对于我们实际是不利的。”

沮授顿时恍然大悟,随即便一脸惭愧地朝袁溯抱拳道:“主公高见,在下不及也!”

袁溯哈哈一笑,“公与先生过奖了!这番话可不是我说的,这是贾诩贾文和先生说的。”

“好了,这件事就这么决定了。咱们放弃洛阳。”

虽然众将大都不乐意,但他们自问智谋不及沮授和袁溯,既然沮授和袁溯都这样决定了,那么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袁溯让众将和沮授下去办事,唯独将赵云一人留了下来。因为在刚才袁溯说到不愿意率军西进讨伐董卓营救皇帝时,他注意到赵云的神色变了一变。

袁溯当然明白赵云心中的想法。赵云这个人的性格其实是很特别的,在前世之时,袁溯就觉得赵云并不是忠于刘备的,他效忠的是大汉,也正是赵云效忠的是大汉,所以他在很多问题上不会顺着刘备的意思。袁溯刚才的言论想必是触动了赵云的某根神经。

“子龙,我不愿意率军西进营救皇帝,想必你的心中有些想法吧?”

袁溯背着手淡淡地问道。

赵云皱了皱眉头,然后抱拳朝袁溯单膝跪下道:“主公,我等都是大汉之臣,末将实在不明白主公为何不愿意起兵西进营救皇上!”

袁溯淡淡一笑,“子龙说得不错,我们都是大汉之臣,但皇帝呢?他又是什么?难道是天生的主人吗?我们这些军人浴血奋战难道就为了他一个人?”

赵云露出惊诧茫然的神情,袁溯说的这些是这个时代的人想都不敢想的问题。他们从一出生接受的教育就是忠君,慢慢的在潜意识中使他们将忠君当成了理所当然的真理,违背这一原则的言行很自然地会被当成大逆不道。

像这样一番言论,即便是对文丑、俞涉,袁溯也是不会说的。他之所以会对赵云说这番话,是因为他相信赵云能听得懂他所说的,同时也会接受他所说的那些道理。

赵云虽然震惊袁溯所说的那番惊世骇俗的话,但也露出了思忖的神情。

“想当年高祖之所以能夺得这大好江山,难道真的是所谓的天命所归吗?如果真有天命,那这天命又是什么?天命是有,但天命不是神,更不是命,而是民心。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其实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当年强秦之所以会失去天下,正是因为她不体恤百姓,致使民心向背,高祖才能乘势而起一举夺得天下。

而今天下大乱,阉党、黄巾、豪强等流毒无穷,究其根源难道不正是刘氏一族已经忘记了王朝的根本就是百姓的利益?此时的刘氏一族已经和当年的赢氏一族已经同样腐朽了,甚至尢有过之。子龙,我需要你做个选择,是为天下百姓助我创建一个新的王朝,还是为刘氏一族而战?”

赵云的心头掀起了惊涛骇浪,他不愿意接受袁溯的这番言论,但却不得不承认袁溯的这番言论是非常正确的。

一边是他自小所接受的教育,而另一边则是他心底深处向往的东西。赵云的脸色很难看,他的内心在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袁溯没有再说什么了,他该说的已经说了,就看赵云能不能接受了。

袁溯静静地坐着,喝着茶,等待着。袁溯表面很平静,其实他的内心很紧张。因为有可能他会就此失去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

好半晌过后,赵云终于有动作了。只见赵云离座朝袁溯单膝下跪道:“主公,末将只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主公。”

袁溯点了点头。

“主公能将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末将非常佩服。但人若无忠义,何以立?”

赵云一脸严肃地问道。

袁溯微微一笑,“子龙说得对,人若无忠义,何以立!然而子龙你想过没有,这种对一家一姓的忠是真正的忠吗?如果这是所谓的忠的话,那么现在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忠诚,因为汉王朝不过是在秦王朝身上站立起来的而已,要做忠诚就应该忠于赢氏一族才对。”

袁溯顿了顿然后问赵云:“子龙,咱们应该怎样做才是忠?”

赵云顿时愣住了,这个问题他可是从来没想过。是啊,汉王朝是在秦皇朝身上站起来的,可秦王朝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照这样推下去的话,到哪才是个头啊!

赵云的脑海中乱成了一锅粥。他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他突然感到他一直坚持的东西是那么的可笑。

看到赵云迷惘的神情,袁溯知道自己的话起作用了,于是趁热打铁道:“子龙,忠诚乃是一个人立身之本,若无忠诚之心与畜生何异!但你将忠诚想错了,真正的忠诚应该是对我中华一族和我华夏百姓,为了他们的利益和福祉奋战才是真正的忠诚!这才是真正的大义!这也是新王朝能够取代旧王朝的根本原因!”

赵云心头一震,他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为中华而战!这五个字使他异常激动和兴奋。与这五个字相比,所谓的忠君显得那么的渺小与可笑。

“若不是主公一席话,末将还不知道真正的大义为何!末将誓死追随主公,为我中华而战!”

赵云双膝跪地双手抱拳,语气庄重至极地说道。

到此,赵云才算是完全投效袁溯了,再无半点保留。得到这个结果,袁溯不禁在心头松了口气。

身边的人都下去办事了,心情大好的袁溯一个人在大将军府的园中溜达着,嘴里还哼着让亲兵们目瞪口呆的流行歌曲。

“我说兄弟,想不到主公竟然还会唱歌,而且还唱得很好听!”

一个亲兵一脸惊异地低声对身边另一名亲兵道。

那名亲兵也点了点头道:“是啊是啊,虽然调子有点怪,但我觉得要比那些歌舞姬唱得好听多了!”

这时又有一名亲兵凑了过来,“你们有仔细听主公唱得词吗?‘我爱上你痛在心里,爱上你就是爱上伤心地一千年的相依’,我看主公是看上了哪家的姑娘,主公就是主公,真是豪迈啊!喜欢上了人家就大声地唱了出来!对了,你们说主公看上的是哪家的姑娘啊?”

说着,脸上还露出很八卦的神情。

另外两人茫然地摇了摇头,其中一人颇为奇怪地说道:“主公要是看上了哪个,直接娶过来就是!何必独自一人在这暗自伤怀呢?”

“这里就不懂了吧。这叫情调。”

正在哼歌的袁溯注意到了身后嘀嘀咕咕的几个亲兵,于是满心好奇地走了过去。

“你们几个在干什么呢?”

三人这才发现袁溯已经来到了跟前,于是连忙跪下行礼道;“拜见主公。”

袁溯摆了摆手,“都起来吧。对了,你们刚才在说什么呢?”

三个亲兵相互看了一眼,其中一个回答道:“主公,刚才我们正在讨论主公所唱的歌呢。”

袁溯愣了一下,他没想到自己随意哼的流行歌曲竟然被他们听到了。袁溯笑了笑道:“怎么样?我唱的歌还好听吧?”

袁溯之所以会这么问完全是出于好奇,他不知道流行歌曲在这个年代是不是能被人们接受。

出乎袁溯的预料,三个亲兵竟然一起使劲地点着头,“好听!主公唱得真是太好听了!”

袁溯原本怀疑他们是不是因为他是主公而违心地拍他的马匹,但是他们那略显激动的神情分明不是做假的。

看来后世的歌曲还是能被这个年代的人所接受的。想到这,袁溯的脑海中突然灵光一现:既然这个时代的人对后世的歌曲反应不错,那是不是可以将一些很男人的歌曲引进军队之中呢?平时经常地唱这些歌曲对鼓舞士气应该是很有帮助的。

想到这,袁溯顿时兴奋起来,他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自己的军队唱那些歌曲的情景。

袁溯刚要对这几个亲兵下令,却看到这三个亲兵似乎流露出欲言又止的神情。袁溯不禁暗感奇怪,于是问道:“你们几个是不是还有什么事?”

三个亲兵没有立刻回答,靠后的两人相互看了一眼,突然很有默契地将前面的那个亲兵给推了出来。

袁溯看着面前这个神情苦涩的亲兵有些好笑地说道:“你们几个究竟在搞什么鬼?如果有话,但说无妨?”

犹豫了好半晌,那个被同伴出卖的亲兵才分外好奇地问道:“主公,您是不是有心上人了?”

袁溯一听这话顿时愣住了,随即呵呵笑了起来,心中不禁在想:想不到这个年代的人也挺八卦的啊!

“心上人。呵呵,你们怎么会有这种问题呢?”

“刚才主公唱的歌咱们都听到了,主公难道不是在思念心上人吗?”

心上人!袁溯突然想起了后世那个窈窕的身影。唉!只怕自己再也无法见到她了!

想到这,袁溯不禁感到胸口仿佛被什么东西给堵住了。袁溯闭上眼睛,那个身影却越发显得清晰,胸口也仿佛越来越堵得厉害。想不到思念的感觉竟是这样让人心伤!

袁溯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强迫自己不再去想,随即神情渐渐恢复了正常。

抬起头正好看见面前瞪大着双眼的三个亲兵,他们的神情有些奇怪,不过袁溯并没有多想。

“主公,您真的很喜欢她吗?可是……”

一名亲兵神情古怪地说道,不过他说的有些奇怪,听他话的意思,好像他知道袁溯喜欢谁似的。

心情有些乱的袁溯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不想再说这件事,只见他微皱眉头不悦地道:“你们是军人,不要将心思放在这些事上面!”

袁溯平时虽然和蔼,但偶然流露出的凛然之气却能让任何人都感到心惊。随着这些年的铁血生涯,经过战火洗礼的袁溯已经完全蜕掉了做业务员时的那种轻佻,他的气质已经完全变了,可以这么说,如果将此时的袁溯同以前的袁溯放在一起,你只会当他们是长得一模一样的同胞兄弟,而不会当他们是同一个人,因为他们表现出的气质相差的实在是太远了。

三名亲兵见袁溯面色一变,顿时心头一惊,连忙跪了下去,“主公息怒,是属下放肆了!”

袁溯叹了一口气,“都起来吧,以后不要再说这件事了。”

“是。”

三人战战兢兢地应道。

“你们去将先生们给我叫来。”

袁溯说的这先生指的是给军队进行思想教育的那些人,其实这些人中相当一部分根本算不上读书人,他们只是识字罢了。袁溯要叫他们来,是因为他有一件重大的而又有趣的事情要交给他们去办。

“是。”

三人应诺,随即退了下去。

袁溯终于回洛阳了,这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出于各种目的,许多人都来登门拜访袁溯,连续几天,大将军府外简直比市集还热闹。不过,袁溯并不是所有人都见,他既然已经打定主意暂时放弃洛阳,就没有必要在那些心怀叵测的人身上费心,袁溯接见的都是平民中的长者和同自己交好的一些世家和商人,比如陈留卫家,这个卫家就是在袁溯起步之时对袁溯帮助很大的卫度的那个卫家,与河东卫家完全是两回事。

袁溯的这番举动使他在平民中的声望越来越高,但在士林中的名声却越来越差,甚至有人将他与董卓相提并论。

“袁绍他还没有下决心吗?他的大将淳于琼都被人打了,他难道能咽下这口气?”

曹操微皱眉头对荀攸道。

荀攸摇了摇头,有些无奈地说道:“那淳于琼的事,袁溯已经派人送上厚礼并致歉。袁绍根本就没再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了。不过袁绍对咱们的提议明显意动,他似乎也对南军目前的强势不满意,但是一说到关键问题上,袁绍他就顾左右而言它。”

曹操一拳打在几上,很有些懊恼地道:“这个袁本初啊!”

一旁的戏志才笑了笑,“主公你又不是不知道袁绍的为人,他向来都是好谋少断的,况且现今袁溯实力强横,袁绍恐怕就更难下决心了!不过不用担心,他既然有这个心思,在下就有把握在诸侯大会之时挑动袁绍与袁溯对立。”

曹操闻言神情一松,露出欣慰的微笑感慨道:“我有疏机,万事无忧矣!”

就在曹操等人紧锣密鼓地筹划他们的计划之时,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突然传来了。原来驻扎在虎牢关的十五万南军在大将纪灵的率领下已经离开虎牢关,全军往洛阳而来。

收到这个消息,众诸侯齐齐惊骇色变。袁溯究竟要干嘛?他为何要将所有军队都调集到洛阳来?

众诸侯急忙在收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向还驻扎在汜水关及关外的军队下达了紧急开赴洛阳的命令。

一时间,数十万南军在洛阳大地上轰轰前行,他们有同一个目标——洛阳。

当百姓们看着仿佛没有尽头的人流从家门前经过时,心头顿时升起不好的预感——战争又要开始了!

当袁溯的十五万南军正往洛阳而来的消息在洛阳城内传开之后,先前向袁溯发难的那些个士子豪族顿时沉默了。随后很多人的态度突然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竟然由反袁溯派变成了坚定的挺袁溯派。

许多人开始悄悄地通过各种途径向袁溯示好。在这一刻,他们突然发现他们的力量是多么的渺小,在袁溯强大力量的面前根本就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即便他们的背后有一些力量支持也是一样。

不过当其他诸侯南军也在往洛阳赶的消息传来之后,那些人的态度又发生的变化,又由挺袁溯派变回到反袁溯派。这些洛阳的士子豪族为世人上演了一幕何为两面三刀的现实活剧。

由于各路南军正在向洛阳汇聚,洛阳城内的气氛显得非常肃杀,每一个人的心情都很凝重,因为战争必将给他们宁静的生活带来灾难。

曹操、袁绍等已经在收到南军开赴洛阳的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出城了。虽然袁溯目前就动手的可能性不大,但他们仍然觉得还是呆在自己的军营中保险一些。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和曹操他们一道同袁溯做对,像西凉太守马腾、北平太守公孙瓒等就坚定地站在袁溯一方。马腾为人豪爽,他佩服袁溯的豪迈气概,因此支持袁溯;而公孙瓒则是因为袁溯对他有恩惠(平乌丸之战时,袁溯曾救过公孙瓒,并将柳城交给了公孙瓒)所以他也支持袁溯。

大战的阴云笼罩在洛阳上空,所有的人都非常紧张。但作为主角之一的袁溯和他的南军却一点没把这当回事。袁溯是因为心有定计,所以不担心目前的局势;而南军的将士则是兴奋,他们渴望战斗,因为‘只有战争才能体现军人存在的价值’,这是袁溯告诉他们的。

这几天,袁溯手下众人都忙得不可开交,而做为主公的袁溯却显得有些无所事事。每天除了在闲逛之外,就只在晚上听取一遍众人的报告。大家都将事情做得很好,袁溯根本不用过多地去操心。

一天,袁溯真无聊地在后园看着树上的小鸟发呆。在这个时代,不像后世那样有各种各样令人眼缭乱的消遣方式,袁溯一闲下来就真不知道该干什么了。算来算去,除了下棋,这个时代的消遣恐怕就只有去青楼红馆去做那种原始运动了。

袁溯有些心动,但为了在部下面前保持良好的形象,他却没办法将这个心思付诸行动。

袁溯不禁有些郁闷。就在这时,突然有亲兵来报,说蔡邕大人求见。

袁溯突然想到了自己的聘妻,那个体态婀娜、姿色娇美、充满知性气质的美女——蔡琰。

蔡邕在亲兵的引领下走了进来。

一看见袁溯,蔡邕立刻抱拳鞠了一躬。“袁将军,老朽承蒙救命之恩,但一直未来拜谢,还请恕罪!”

袁溯哈哈一笑将蔡邕扶起,“蔡大人不须多礼!扫荡逆贼本是我份内之事,何须道谢!”

然后请蔡邕入座,待双方落座后,袁溯问道:“蔡大人今日来所为何事?”

“是这样的,小女准备邀请天下才子在家中开一场诗会,老朽是特地来邀请将军的。”

袁溯没想到对方竟然是来邀请他参加诗会的,犹豫了片刻才道:“蔡大人,承蒙看得起,但陈某出生行伍是个粗人,哪里懂得吟诗作赋,恐怕要辜负蔡大人好意了。”

其实袁溯是很想借此机会与蔡文姬亲近亲近的,但他根本就不是吟诗作赋的料,于其去献丑,还不如藏拙。

蔡邕见状连忙道:“将军不须过谦!我见将军谈吐不凡,定然是文武双全的英雄人物!再说,小女可是非常希望能在诗会时见到将军呢!”

袁溯本想找个借口推脱掉,但一听到对方说蔡文姬非常希望能在诗会时见到他,心旌顿时动摇了。

袁溯犹豫了好一会儿,最后终于点头答应了。

蔡邕见状松了口气,否则他还真没办法向女儿交代。

“那就这么说定了,老朽和文姬将敬待将军光临。”

说着,蔡邕站了起来准备离开。

袁溯也站了起来。

在将蔡邕送出门时,袁溯突然想起一事,于是道:“对了蔡大人,你还没告诉我诗会在什么时候举行呢?”

蔡邕猛然醒悟过来,一拍额头道:“你看我这记性,竟然将这事都忘了!诗会在五天后的中午举行,希望将军莫要忘了!”

袁溯点了点头,“好的,我一定准时到。”

送走了蔡邕,袁溯回到大厅,整个人都显得有那么一点兴奋。脑海中在不停地幻想着与蔡文姬前月下的情景,想到美妙处,袁溯还不时露出憨傻的笑容。

十来个亲兵立在周围不远处,但袁溯却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对了,那个俞涉跑哪里去了?

袁溯立刻叫过来一个亲兵问道;“俞涉呢?怎么今天一天都没有看到他?”

那个亲兵双手抱拳,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回禀主公,俞涉将军今天一早便带着二十几个人出去了,还带着许多礼物。但不知道他究竟去了哪里。”

袁溯顿时疑惑起来:这个俞涉究竟在搞什么鬼?

想了片刻想不出所以然来,袁溯也懒得去想了。“没事了,你回自己位置上去吧。”

袁溯对那个亲兵道。

袁溯不知道的是,俞涉带着一帮人去了王允府上,此时,俞涉正同王允如斗鸡般相互对视着。

“老头,老子来是要见貂蝉姑娘,你在这唧唧歪歪的干什么?”

俞涉恶狠狠地瞪着一对牛眼对面前的王允道。

此时王允的脸色青紫交加,并且扑哧扑哧地喘着粗气,显然王允正气得不轻。

“袁溯也太欺人太甚了!居然想强娶我的女儿!老朽绝不同意!”

俞涉使劲一跺脚,举起蒲扇般的手掌将王允像提小鸡般提了起来,“老头你敢骂我主公,看老子不揍扁了你!”

眼看身体单薄的王允就要承受俞涉的狂风暴雨了,王允家的仆人们吓得一齐转过脸去,不忍也不敢继续目睹下去。

就在这时,俞涉身后的一名亲兵急忙赶到俞涉身旁,抓着俞涉的手臂急声道:“将军,咱们是来提亲的!这老头再怎么说也是主公的丈人,咱们可不能太无礼了!”

俞涉闻言眉头一皱,他真是恨不得想揍这个嚣张的老头一顿,但那个亲兵说得对,俞涉只得悻悻地将王允放下。

见俞涉终于将王允放下了,不管是王允的仆人,还是同俞涉一道的忠亲兵都不禁松了口气。

“兄弟们,去把貂蝉姑娘请出来。”

俞涉虽然放下了王允,但却下了这样一道命令。

“是。”

众亲兵齐声应诺,随即视众家丁如无物直接朝深宅内院中去了。

家丁婢女们见此情景根本就不敢去阻止。王允有心阻止,但却无能无力,因为俞涉虽然将他放下了,但却牢牢地抓着他的手。无力阻止而又心急如焚的王允顿时破口大骂起来,不过俞涉根本就不去理会他。只是被吵得烦的时候,俞涉握住王允手臂的手掌会微一用力,王允便疼得整个人垮了下去,无力再骂了。

“将军,咱们这样做真的好吗?”

一个亲兵小队长有些担忧地对俞涉道。

俞涉大咧咧地道:“有什么好不好的!主公没空理会这些小事,咱们做部下的当然要为主公分忧!”

“可是,这好像有些不像话!我怎么感到我们像强抢民女的土匪似的!”

“什么乱七八糟的!你当我俞涉是什么人!我心里有数,绝不会违反军纪!”

见俞涉这么说,小队长便没再说什么了。不过他仍然很担心俞涉这个只服从主公的猛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到时他们这些部下受处罚是小,但如果因此损害了主公的声誉,那他们可就万死莫恕了。这个小队长不禁在考虑,是不是应该趁现在还未闹出大乱子时先去向主公禀报此事。他可真有些后悔之前不该脑袋一热就兴冲冲地跟着俞涉一起来了。

俞涉他们之所以会出现在这,完全是因为之前的一场误会。

数天前,袁溯不经意间哼的那首个被几名亲兵听到了,他们以为袁溯是有感而发。其中一名亲兵在不久前追击董卓时正是将王允托上车的那两名士兵中的一个,那一次,他很偶然地看到了坐在马车中的貂蝉,他当时的心情只能用山河失色的惊艳来形容,联想到袁溯当时对王允说的一番话,他很自然地认为主公一定对这个貂蝉姑娘有意。之后他听到了袁溯哼的那首歌,于是他很自然地将这两件事联系了起来,他认为主公思念的女子就是这个貂蝉姑娘。

之后发生的事就更有意思了。当时,正当袁溯心中恍惚之时,那名亲兵问袁溯思念的是否是那位貂蝉姑娘。袁溯根本就没有听清楚那名亲兵问的问题,只是随意地点了点头。袁溯当时根本就没有想到,他这一点头就引出了后面的一系列事情。

随后,亲兵将这个事情告诉了他们将军俞涉。俞涉灵机一动,便决定帮主公去将貂蝉姑娘带过来。

俞涉为人粗鲁,想做就做,他根本没有去想他这种做法可是一点都不合礼法。这样冒冒失失地跑到别人家里对人家说:我家主公喜欢你家貂蝉,叫貂蝉跟我们走吧。这种做法怎么看怎么像土匪抢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