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5章 韩超  水天孤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左总,走吧。”

韩超既然,按左琼桦的话说,一诺千金,就必然不是轻易许诺之人,对左琼桦这么贸然登门,老实说,关峰很不以为然,这不同于杀人,讲究个出其不意。不过,他也没多说什么。左琼桦自己的行事风格,是要在一件件具体的事务中慢慢形成的,关峰,并不打算干涉。大不了办不成呗。

金丝青莲,又不是说离了韩超就不行,韩超,本来就是一个,意外,现在连意外之喜都称不上。

韩超在螺山镇,名气不小,两人很轻松的打听到他住的地方,铁牛村,离镇上不远,还不到三公里。左琼桦在超市里买了点礼物,也学黄洗买了两个西瓜,开车不到10分钟,就来到铁牛村口,一个小孩子很热情的领着两个人来到韩超家门口,严格说来不是韩超家,是他,女朋友老娘的家。

“不好意思,房子小,让两位见笑了。请喝茶。”

韩超正在吃晚饭,他的晚饭很简单,几个馒头,两根大葱,一碟黑乎乎的咸酱,还有一大碗青菜汤。有客人登门,韩超尽管很疑惑,还是很热情的烧水泡茶。可惜,天气闷热闷热的,房间里没空调,老太太常年卧病在床,屋子里味道有点重,最后,四个人还是,坐在了院子里。

老太太坐在轮椅上,不下雨的话,韩超推着她在自家院子里透透气,还是没问题。

“韩先生不客气。我想在洪湖投资一个藕厂,有一个问题请教韩先生,我们村里人来挖藕,是不是一个好营生?哦,我是三秦人,三秦岐山,韩先生是齐鲁人,大家都是北方人,贸然登门打扰,尚请韩先生不要见怪。”

左琼桦微微一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捋了捋额前微见散乱的头发,开门见山的道明来意,

“凤鸣岐山,好地方啊。左总,关总,恕我直言,北方人,在南方的乡下,呵呵,日子不好过。光天气和饮食,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下来的,而且,挖藕,吃苦受累不说,想挣钱,其实,也是个技术活,需要经验,……。”

韩超微微一愣,苦笑一声,才慢声细语的讲起来。

由于藕身脆嫩,又埋在淤泥之中,无法机械化作业,人工挖藕一直难以被取代。挖藕人必须“身陷泥潭”,靠经验和技术一根根从黑泥潭里小心取出湖藕,可谓泥里“淘金”。挖藕人每天和淤泥打交道,很多人患有风湿、关节炎等病痛。

而且,莲藕出塘的旺季在冬天,风雪寒冬,正是收获莲藕的好时候,有句老话专门形容挖藕人的辛苦:“辣椒咽谷酒,苦命人挖藕,人去烤火炉,我往湖里走。”

你想想看,数九寒冬天气,寒风料峭,气温零度以下,一般人在荷塘边很快就被冻透了,挖藕人依然要泡在烂泥里,每次下水,至少要工作两三个小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间长了,绝非是普通人可以忍受的。挖藕也因此被许多人称为冬日里“最苦的差事”。

一根完整的莲藕,少说五六斤,重的有上十斤,长时间在藕塘里劳作,对身体是一项考验。因此,挖藕是个力气活,腿常常冻得难受,但上身基本不冷,因为上身需要使很多劲。

挖藕还是个技术活,经验丰富、技术高的挖藕人挖出的藕不会断,没有损伤,卖相也好,价格也贵些,新手嘛,那就不好意思了,多学着点吧。

其实,就算是夏天挖藕,也很辛苦,蚊叮虫咬、被蚂蝗吸血都是家常便饭。而且由于常年泡在水里,很多职业挖藕人,或多或少都有关节炎之类的职业病。

“……,而且,左总,每个藕塘的情况也不一样,产量、深浅、沙多沙少等等,挖藕,最好是挖熟塘,而熟塘,嘿嘿,一群外地人,时间长了,想和本地人平安相处,其中的麻烦事,不少。当然,外地人和本地人的冲突,这就不独挖藕这一行为然,其他行业,也差不多。”

这些东西,费点心思,网上都查得到,韩超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独门秘籍需要秘而不宣,慢声细语的,讲得很仔细,称得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韩超其实不算职业挖藕人,他女朋友家,有自己的藕塘和田地,现在当然都是韩超在打理,不过,她家的藕塘,还不到收获的季节,前两天韩超帮老宋家挖藕,只是偶尔打个零工,不料正好碰上了关峰。

“韩先生大才!看来这个藕厂,意思不大。”

左琼桦本来也没想过弄一群岐山老乡来洪湖挖藕,大家都是北方人,不过是她和关峰登门的借口,心里自然并不如何失望,不过,口气听上去却很是遗憾。

“嘿嘿,小桦跟着梅芳无暇,长进很大啊。还是说,其实每个女人,天生都会演戏”

进了韩超的小院,关峰基本上没怎么说话,就坐在旁边,喝茶、吸烟,闻言又递给韩超一根烟。

“呵呵,螺山镇的藕厂,挣不挣钱,在人,不在藕。”

“这是什么逻辑?就这水平,也能发财!嘿嘿,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黄家的藕厂,韩超女朋友家也有点股份,而且,他在螺山镇过了四年多,藕厂那点事,听也听得熟了。外地人挖藕不好过和藕厂挣不挣钱有必然的联系吗?左琼桦的长相是一等一的,但对她的业务能力和智商,或者说,挣钱逻辑,韩超是大大的怀疑:年轻漂亮的美女,大老板,呵呵。

“左总还没吃饭,不如,韩先生一起,去喝一杯?”

“难道,其中还有别的说法?黄洗一个字都不提,嘿嘿,果然,是,眼皮子浅!”

在人不在藕!那就是人祸而不是天灾了,对黄洗的,小气,关峰心中苦笑不已。

“啊,两位还没吃饭!实在不好意思。我去喊两个菜,你们稍等,一会就来,……。”

进门即是客,韩超虽穷,但齐鲁人热情好客的传统,没有丢,当即起身去村子里小饭店,买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