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兴帝与晋王的盘算是好的,以为自家虽然待蒋璋一家子该给的也都给了,不过是略加敲打以免蒋璋父子们 生出居功自傲的心思来,并没有什么亏待之处。便是有一二欠缺,做人臣子的若是因此怀恨,便是不忠了,那朝廷待他怎么样都是应该的。至于蒋璋麾下那些军士将领,就是再糊涂,难不成连良心孝心也没有了吗?总要念着父母妻儿一二。
可不想这世上“雷霆雨露皆是皇恩”就是委屈也咽得下的愚忠愚孝之人是有的,却不是蒋璋。先前天兴帝几番打压已叫蒋璋生出了怨气,不过是碍着君臣名分,不肯叫人说是乱臣贼子才忍下的气,待得岑氏叫逼死,蒋城毁于一旦之后,若是还能忍气吞声,蒋璋也不是个领兵的人。
可他也不鲁莽,晓得反旗不是好扯的,面前第一桩就是他这些部下是不是同他一条心,倘或他要反,而他那些部下不肯随从,先就一个死字,都扯不上什么身死道消,千古骂名。
所以这些日子蒋璋与幕僚们商议之后来在营中做了好些事,譬如提一提十年前的淮阳郡公杨思静,好好的一门勋贵,如今也只有新淮阳郡公杨梁身上只有一个副将之职,其余兄弟,或是在家赋闲,或是不知所踪,竟是凋敝得不成样子了;再念一念自与高畅交战后在军粮上受的苛待,更有蒋璋故乡蒋城被一把火烧尽的事实在,本就人人叹息,哪里还禁得住军中的流言鼓动,道是:世袭的郡公国公都是这种下场,何况我们!
有了这些底子在,京中送来他们家属的书信不但没能叫这些将士们安下心来,反更生忐忑不安,忧虑起前程来,一个个面上都带些阴郁,到了这时,事已成了一半。
只是史笔如椽,以臣谋君哪里是好听的名声,说不得要被骂一声篡位的国贼,这时就用得上高畅了。
高畅是哪个?他自称是悯太子的遗腹,便与当今系出一脉,又指天兴帝谋害嫡兄,他自己是拨乱反正,即如此,不如就叫他叔侄二人去争好了。虽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黄雀之后还有猎户,他蒋璋就要做这猎户!
军士们收到京中来信的第三日,粮仓失火。值夜的军士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只晓得才巡完一轮才坐下,连着水还没喝上一口呢,粮仓就起火了。粮仓原也备着救火的水龙,才拖出来压水,通水的毛竹就炸了一半,余下的几根救火真好说句事倍功半。待得援兵赶到将火救下,存粮已烧了七八成,而离着京中送粮的日子还有三天。
蒋璋被从睡梦中唤醒,一听这样,就道是:“这样的火势怎么瞒得住人,高畅又是狡猾的,必定趁机偷营。”当时就命拔营,后撤二十里,以避高畅锋芒。而他看起来是避高畅锋芒,实际却是给了高畅老大一个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