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9.第49章  奈何明月照沟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夏瑛听得认真,不时点头附和,末了夸道:“江山辈有人才出呀,小神爷不愧是此辈佼佼。”

“夏大人过誉了,我对瓷业经营不算了解,一些粗浅的想法,希望能对大人有用。”

“非常不错,今日你辛苦了,且在县衙用点粗饭再回吧。”

梁佩秋本要拒绝,但看夏瑛已然起身,走到门边去喊人,就没再推托。王云仙一直在偏厅等她,见她出来忙迎上前去。

几人闲话家常,王云仙不时逗贫,惹得夏瑛忍俊不禁。

张文思今儿个也在县衙,在暗处观望一切,待到一行人进入内厅用饭,他立刻招来王进,去给安十九报信。

这还是夏瑛头一回留人在县衙用饭,足见其对安庆窑的器重。若风声传了出去,那些个民窑管事还不踏破安庆窑的门槛?

在张文思的授意下,王进特地添油加醋把那件供养瓷说了又说,直把安十九说得头皮发麻,心烦意乱。

当下等不及徐稚柳有所行动,他招来周元吩咐几句。

梁佩秋下午回去窑厂帮忙,等用完暮食回小青苑天已大黑。奔波了一日,她全身惫懒,散了发用木梳疏通后,简单梳洗后坐回窗边。

时值初秋,晚间微凉,她一手挑烛芯,一手拨弄妆台上的陶泥小兔。

那小兔原本是褐色陶泥状,兔子的耳朵和四肢因打磨不够细致,略有棱角,这些日子被她捧在手里早也看晚也看,泥褐色染上汗渍,色泽渐深,陶土质地也越发温润起来。

烛下去看,七分陶三分瓷,倒显出不一般的神韵。

她一时思绪飞远,想起早晨那一幕。

徐稚柳跌出马车时,当真把她吓得不轻,也没细想两人如今尴尬的局面,立刻飞奔上前。对于那日的失约,他没再提起,她也不想去问,只关切地将他从头到尾打量一遍。

见他比往日似乎又瘦了一点,丝丝缕缕的心疼浸没胸口。

她问他可有受伤,他礼貌地退后一步说无事,又谢过她好意,在马夫搀扶下重新上了马车。那时她还没有离去,就站在车边看着他。

窗帘被风高高吹起,他们隔着车驾四目交接。

他似乎想说什么,欲言又止。

她也有话想说,想问他的近况,想问他知不知道自己遭遇了泥石流,为何不去看她?又想他为黄家洲和苏湖会馆争地盘的事殚精竭虑,可知现在外头都如何议论他?

想了许多,再想到那日在鸣泉茶馆,他分明就在幕后,听到那样的故事,不自辩,不反驳,似完全把自己摔进泥沼里自暴自弃,不仅如此,还和太监言笑晏晏,一时心乱如麻,又气又急。

即这片刻之间,马车已然从旁经过。

她下意识追了几步,被王云仙喊住才醒过神来。

王云仙说:“短短几日,他好像变了个人。”

她心下叹息。

连云仙那样迟钝的人都看出来了,她如何看不出?王云仙又说:“别再想他了,好吗?以后……以后你需得和他保持距离,注意避嫌。”

如今他们和夏瑛是一处的,徐稚柳和安十九是一处的。

夏瑛和安十九不对付。

他们两家只能是对手。

他和她,也只能是对手。

想到这里,忽来一道冷风,院中蕊簌簌掉落,梁佩秋忍不住打了个寒战,心头仍旧惴惴,当真……当真回不到从前了吗?

又过几日,恰好是观音娘娘的佛诞日,梁佩秋将夏瑛检验过的供养瓷放入定制匣中,和王瑜打过招呼,出了安庆窑,打马上景德大道,拿着夏瑛的书帖送供养瓷去观音庙。

途径郊外桦林时,忽然被一群黑衣蒙面人团团包围。

为首之人大喝道:“你可是安庆窑的小神爷?”

梁佩秋下意识想矢口否认,又怕摔坏了供养瓷不吉利,忙将匣子抱进怀中,这才磕巴地开口。

对方见她迟疑,料定没有认错,因下冷笑几声,迫近身前:“你可知你得罪了谁?”

梁佩秋忙摆手:“好汉饶命,小民什么都不知道。”

她整日在窑里和火炉为伴,哪里有机会得罪人,对方还有本事收买一帮杀手,显见是个大人物。她稍稍动动头脑,就猜到了对方意图。

虽则如此,她还是一连否认。

对方不同她废话,径自道:“回去和你家东主说,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要搅合不该搅合的浑水,当心赔了夫人又折兵!”

说罢,他一挥手,身后两名黑衣人上前,展开麻袋,看样子是要给她一顿教训。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那麻袋套上头的刹那,一道利箭穿过黑衣人的手掌。

惊叫声响起,另一黑衣人当即回闪,只动作略慢一步,小腿中了一箭。

为首之人反应极快,在两名黑衣人还没反应过来前,飞身上前,展开双臂,欲要亲自捉拿梁佩秋。暗中再度飞来一记利箭,与为首之人的长剑相撞,箭矢落地,那人也一个飞旋,被迫退后几步。

他不再盲目进攻,环视一圈后,高声问道:“来者何人?”

桦林中飞鸟扑簌,乍起一道银光。

黑衣人等下意识回避。等到他们反应过来,那银光只是一团糊弄人的烟雾弹后,身前已然没了梁佩秋的身影。

梁佩秋早早蓄势,趁黑衣人躲闪不备之际,将匣子裹进胸前,一把扯住缰绳逃之夭夭。

踏雪似乎也嗅到林中剑拔弩张的危险气息,驮着背上的主人跑出了从未有过的速度,英姿勃勃,只闻风动。

林中人忽而一声轻笑。

黑衣人等以为他是讥讽,气恼不已,四下里忙去搜寻,却只听到一句:“回去告诉你家主子,她不是你们能动的人。若有下次,断的可不单是手脚了。”

……

是夜,徐稚柳站在窗前,一轮弦月倒挂树梢上。他凝望辽阔的苍穹,许久,才动了动眼睫,垂下视线。

桌案上仍是那不起眼的、丑巴巴的五福扣。

这时,远处传来鸽子的咕咕声,他收敛心神,出门察看。此时已近下半夜,连一向最能熬夜的时年都去睡了,庭院里四下寂寂,空无一人。

待鸽子停在窗边啄食,徐稚柳才返身回屋,从其脚下取出竹筒。

打开小笺。

上面龙飞凤舞写着一句话:改革势必流血,成大事者何拘小节?

接下来不要眨眼,进程嗖嗖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