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80章 强大而脆弱的帝国  周朝侯爵家族史书实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燕国大军呼啸而来,宛如疾风。

帝国从东到西,几乎所有领兵的封疆大吏都收到了来自神都的诏令。

安东节度使辽国公洛星河。

幽州节度使冀国公耶律宏光。

河东节度使河东郡王李克用。

中都留守雍王李言明。

陇右节度使岐国公李茂贞。

河西节度使金城郡公朱温。

这六人中,以安东、河东、陇右三镇最强,都能征召十万以上的精锐,平时麾下也就精兵数千人。

现在朝廷困难,维持庞大的常备军明显不可能,但只要有战事,拉起强大的军队,也就是一个月的事情。

况且有数千可用之人,很多时候就已经足够。

燕国军队一队直扑辽东,一队则不出所料的进攻关中,负责防守这一块的自然是中都长安留守,以及陇右节度使。

面对来势汹汹的燕军,雍王李言明和陇右节度使李茂贞可谓是苦不堪言,中原的军队怎么可能比得上那些久经战阵的军队精锐。

况且,燕军是抱着决死的意志来进攻的,士气根本就不用鼓舞,嗷嗷叫着就往上冲,中原这边就缺少了这种不惜一切的锐气。

雍王李言明很快就生出了弃城而逃的想法,但被李茂贞拦住了,李茂贞当然不是要为大唐朝廷尽忠。

“雍王,现在就这样逃回洛阳,陛下一定会杀掉你我二人,我们应该快点给洛阳写信求援,然后弃城率领军队,转进陇右,再做打算。

仗还是要打的,但只不过不在长安打而已。”

雍王李言明立刻就明白了李茂贞说的是什么意思,长安的目标太大,燕军是一定会攻打下来的,现在根本就守不住,与其如此,不如直接抛弃长安。

燕军远道而来,肯定是为了粮食,这长安城中的粮食,分散在许多地方,足够燕军抢好久了。

趁着这个时候,可以直接往西边跑,至于为什么不往东跑,那不是废话,东边是神都,而且有潼关,肯定不会让他们过去的。

至于渡过黄河那就更是开玩笑了,黄河东边可是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李茂贞和李克用的关系一向不好,而且李克用那家伙虽然脾气暴躁,有时候没脑子,但是个出名的忠臣。

李茂贞丢掉长安,足够李克用弄死他了,必不可能让他过河。

至于丢掉长安,可以说是保存有生力量,我军胜利转进陇右,从后方牵扯燕军,这都是战术啊,所谓丢芝麻捡西瓜。

雍王李言明防御燕军的胆子没有,但用老百姓用人肉垫子的胆子还是有的,当即就和李茂贞一拍即合,“岐国公真可谓是我大唐名将啊,就按照岐国公所言,本王立刻就给洛阳写信,告知陛下我等所商议之事,岐国公,事不宜迟,现在就开始整军离开吧。

可恨的燕军,迟早本王要回到长安,把这些叛军都杀死,然后将头颅吊在城门楼上。”

李茂贞心里对李言明一阵鄙视,但面上却虚伪笑道:“雍王,以后我等一定会再光复中都的,现在就别浪费时间了,快些走吧。”

长安四十多万的百姓,大概做梦都想不到,关中的守护神竟然会这么干净利落就将他们卖了。

神都的天子李慎也绝不会想到,自己在关中挑选的两个人,会软蛋到这种地步。

长安距离洛阳的距离并不算是特别远,快马加鞭,日行八百里的话,只要一日就能到达洛阳,很快李慎就收到了来自李克用和雍王李言明的信。

洛星云正望着堪舆图,在计算关中的军队能抵挡多少日,他要亲自出征,从洛阳征发军队,然后再联络河东郡王李克用,一起进逼关中。

“洛王,河东郡王李克用在信中请战,他说马邑方向没有敌军,而且有他麾下的义子坐镇,不需要担忧,他可以趁着现在黄河结冰,直接从并州跨过黄河,进入关中,不斩杀贼首,他绝不回来。

真是忠臣啊。”

洛星云闻言点点头,也感慨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李克用虽然桀骜,喜欢权势,但对大唐的忠心是有的。

陛下,不出一个月,臣就能率领洛阳援军,再加上河东郡王李克用的河东精兵,进剿关中,一个月的时间,虽然关中虚弱,但只要关中雍王和岐国公死战,还不至于陷落。

到时候就可以复制当初我大唐建国时的盛况,在关中一战定胜负,臣相信……”

洛星云还没有说完就直接被李慎打断了,“来不及了。”

李慎的声音有些失魂落魄,“洛王,来不及了。”

шwш_ t t k a n_ ¢o

洛星云疑惑的转过身来,望向天子李慎,只见天子李慎整个人都在颤抖,脸色变得煞白煞白,甚至身体都有些晃,有些站不稳。

“陛下。”

“洛王,这是雍王李言明送来的信,这狗贼,狗贼!”

一听天子李慎骂李言明狗贼,洛星云就知道不妙,难道李言明直接投敌了?

他连忙接过信一看,匆匆扫过之后,顿时气血上涌,眼前一黑,差点就晕乎乎的没站稳,关中竟然没有抵抗就放弃了。

转进陇右?

不就是逃到陇右!

将偌大的关中拱手送给燕军,最重要的是,让燕军得到了大量的补给,而且从关中可以四面出击。

况且,就以现在的陇右军,在朝廷和燕军作战的时候,真的能完成从后包夹的任务吗?

不对!

洛星云突然想到了一点,他是从来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想别人的,“李茂贞这狗贼是不是想要趁机造反,割据陇右,形成当年薛秦的局面。

但他疯了吗?

仅仅凭借陇右一镇,怎么可能割据,除非河西也出现问题。”

这突如其来的问题,让君臣二人都直接懵了,不抵挡直接丢掉关中,这局面是谁都没想到的,这到底是图什么呢?

若说大唐失去民心也就罢了,但大唐在关中的民心很重,虽然后面大唐将帝都迁到了洛阳,但作为唐家故地,中都的政治规格还是很高的。

那里的百姓都心向李唐。

在如今的天下,任何想要割据的人,都和找死差不多,就算是雍王李言明也不可能。

对于李茂贞和李言明的所作所为,李慎和洛星云是百思不得其解,完全想不出来为什么。

想了许久只能将之归结于,天生的奸贼,白眼狼,毕竟这世上这样无耻的人,实在是不少。

现在的关键是解决这个问题。

关中陷落从军事角度来说,让大唐很被动,但还不是特别被动,有潼关在,洛阳暂时没有危险,而且河东军已经整装待发,随时准备踏过黄河进入关中。

但军事从来就不是最主要的,大唐统治中原两百七十年,有太过于辉煌的历史,深深刻在无数人心中,天下有无数愿意为大唐赴汤蹈火的仁人义士。

那浑厚的民心,是大唐可以复兴的底蕴所在,想要将这底蕴损耗干净,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关中陷落最大的问题在于政治上,大唐内郡县外藩国的统治模式,内部自然是稳如泰山,但外面主要是依靠经济手段控制,军事手段威慑,文化手段笼络,三者缺一不可。

现在关中陷落,就不得不将震慑藩国的兵收回来,至于经济手段,现在的大唐还需要藩国输血,才能度过难关。

洛星云最怕的就是不能短时间内击退燕国,那将导致不可预知的后果。

天子李慎也想到了这些,他脸色苍白的说道:“洛王,看来你没有足够的时间准备了,立刻给李克用下令,让他率领河东军进入关中。

陇右军不能指望了,立刻调安西、北庭、河西三镇兵马,入关中平叛。

洛王,朕再给你一道诏令,命你为征西元帅,节制安西、北庭、河西、陇右、河东五镇兵马,与燕国叛军会战于关中,务必不能让他们踏进山东一步。

你还有什么要求,朕都答应,一并都颁布下去。”

洛星云叹息,“陛下,臣没有别的要求了,只希望另外几地不要再出事,陛下要做好准备。”

洛星云离开宫中后,就匆匆带着征召的一干人前往河东和李克用会合。

在洛星云离开后,李慎越想越觉得不安,李茂贞既然能这么干,那其他人会不会也这么干,他思前想后,现在能用的人,实在是不多。

他的儿子都还太小,不堪大用,只有他的亲兄弟和洛氏诸子是现在能用的人。

一道道诏令被颁下,洛氏诸子被派往各地镇守。

洛星云一路渡过黄河前往河东,现在根本就不需要渡口,因为黄河都是结冰的,就连大军行进都没有问题,这气候虽然大旱,但却不是热,只是单纯的不下雨,到了冬天倒冷的冻死人,甚至会出现初夏还下雪的奇景,让人胆寒。

“希望一切都还来得及。”

让洛星云恐惧的从来都不是燕国的造反,如果堂堂大唐就连一个藩属国的背叛都处理不了的话,那可真是有些太过于侮辱这个立国两百七十年的王朝了。

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很快就得到了长安陷落的消息,甚至比朝廷还要快。

因为这个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通常是你的仇人。

李克用和雍王李言明还有李茂贞的关系都一般,所以他对这两人都比较关注,本来是准备着随时参一本,把这两个人搞死,却没想到见到了二人弃城而逃的一幕。

李克用在得知了这件事后,直接火冒三丈,立刻就要起兵进长安,但最后还是被妻子拉住了,身为节度使,没有朝廷诏令,擅自对外动兵,这可不是臣子所为。

等到朝廷的诏令下来,李克用大喜过望。

洛星云和李克用在黄河岸边相遇,李克用亲自牵着马过来,朗声道:“陛下英明,洛王节制诸军,此番定能功成,本王一定要亲自把李茂贞的头颅砍下来,祭奠关中死去的百姓。”

一群饿的嗷嗷叫的军卒为了活命,进入长安和关中后会做些什么,就算是没有屠城的命令,但也只不过是没有系统军令罢了,如果遇到反抗,会做什么,可想而知。

“陛下在宫中盛赞郡王,说板荡识忠臣,河东郡王才是我大唐的忠臣,若是都如同郡王这样,现在又怎么会有这样的祸事呢?”

李克用闻言哈哈大笑起来,而后指着身后的两三千人,“洛王请看,这便是本王麾下战无不胜的黑鸦军,每一个都如同死士,有这三千人在,本王就信心摧敌破阵,待见到燕军,本王请为先锋。”

“河东郡王高义,本王必让郡王一展雄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