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天子寿诞  大唐天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隆基移驾来到东都洛阳,在紫薇城游览散步,默默寻思针对豪门世族的办法。

此事不宜操之过急,世族耳目众多,不可透露风声,只能自己琢磨。

不觉来到一座宫殿门口,抬头看到‘集仙殿’三个烫金大字,忽而灵光一闪,心里有了计划。

天子向左右宦官道:“集仙殿,名字不妥,贤者济理之具,宜更名为集贤殿。”

宦官尹凤祥道:“陛下,擅改仙殿名称,恐惹恼了神仙,降罪下来,如何是好?”

天子笑道:“仙者凭虚之论,朕所不取。”

左右宦官只好照办,将集仙殿改为集贤殿。

李隆基胸有成竹,改名只是第一步,随后又命人重新改造殿内布局,再将皇宫收藏的各种书籍放入集贤殿,供寒门士子学习,网罗天下人才。

后来,又改为集贤书院,设置人才培养机构,逐渐成为唐朝最大的图书典藏场所,兼有修撰、侍读、教学之功能,开创学院教育之先河。

李隆基洞若观火,只要有了人才,就能打破士族垄断官场的传统恶习,而世族豪门带来的巨大压力,自然会冰消瓦解。

拔本塞源,未来可期。

开元十三年,九月初八,是一个比较特别的日子。

因为是大唐皇帝李隆基四十岁生辰,踏入不惑之年。

不惑,寓意成熟稳重,不再感到困惑。

人生路走到了这个阶段,必然经历了许多事情,也看穿了很多问题,遇到事情能够明辨是非,若有重大决策,应该有自己的主张。

女人到了不惑之年,通常身体和容貌开始走下坡路,心态变得淡定从容,慢慢的隐于幕后,相夫教子,颐养天年。

男人到了不惑之年,犹如午时烈阳,正属于黄金时期,当有雄心壮志,干几件人生大事,不妄来人世间走一趟。

李隆基身为天之骄子,更是壮志凌云,有意开疆扩土,缔造千古伟业。

可是,不能操之过急,攘外必先安内。

皇帝寿诞,普天同庆。

洛阳皇宫张灯结彩,猩红地毯铺路,奇花异草点缀,钟鼓齐鸣,歌舞升平,呈现一片喜庆景象。

李隆基身穿黄色龙袍,头戴冕冠,腰缠玉带,脚登黑纹红底靴,祭天地,拜祖先,隆重举行典礼仪式。

随后,摆驾紫薇城通天宫,坐上至尊龙椅,接受百官朝贺。

通天宫,又称明堂,有上下三层,高达九十九米,是神都洛阳大朝正殿,号称七大奇迹建筑之一,也是大唐帝国鼎盛象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